自縣鄉稅務機構“三定”落地后,陜西省稅務系統采取集中培訓與干部自主學習等形式,讓稅務干部重返課堂,“補氧”“充電”,通過業務大融合、技能大提升,加速實現人和、事合、心合、力合。近日,記者走進陜西省漢中市稅務系統,感受稅務干部融合路上“充電”忙。
“稅干夜校”的“王講師”
“稅干夜校”是鎮巴縣稅務局在機構改革后臨時創辦的學習課堂,每天晚上7點~9點是“稅干夜校”的授課時間。擔任“稅干夜校”主講的是原鎮巴縣地稅局稅政股股長王仕茂。
王仕茂是大家公認的“稅務通”。但自從擔任了主講師,他給自己定了規矩,每天不管多忙都要抽出1小時來學習。為了保證課件的嚴謹準確,一個小小的業務疑點他都要查閱大量資料反復求證。由于他業務精、準備充分,上課又注重互動,“稅干夜校”每晚都座無虛席。王仕茂也贏得了“王講師”的美譽。
在“王講師”的精心傳授下,鎮巴縣稅務局在機構合并后,干部業務迅速融合,他帶出的徒弟,都成為各部門“挑大梁”的業務骨干。
王仕茂晚上在夜校任課,平常是個人所得稅交流微信群活躍的群主,納稅人碰到疑問,都會第一時間得到他耐心細致的解答。
“我們基層人員就是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每個人都必須是多面手,這樣工作才有底氣,服務才能讓納稅人滿意。”王仕茂說。
“劉三問”變成“劉顧問”
在略陽縣稅務局辦稅服務廳有位準新娘劉瑞,來自原地稅局辦稅服務廳。雖然在準備人生大事,但她從未耽誤一天工作,還加班加點地學習新業務,從機構合并初期的“劉三問”變成了如今的“劉顧問”,大家有什么業務問題經常請教她。
合并初期,辦稅服務廳的同事給劉瑞起了個外號“劉三問”。“科長,增值稅預繳申報如何操作?”“增值稅變更登記需要納稅人提供哪些資料?”……只要是在辦理完涉稅業務的間隙,她就會見縫插針向原國稅局的同事請教增值稅等相關業務問題,每天下班后她更是加班學習到深夜。因為勤奮好學,很快劉瑞就掌握了原國稅大部分涉稅事項的辦理流程。
“劉三問”不僅自己愛學,還鼓勵身邊同事和她一起學,時常向原國稅辦稅服務廳人員講解土地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等原地稅業務知識,一邊當學生,一邊當老師。
從“筆桿子”到“業務狂”
原漢中市國稅局辦公室的陳宸,雖然年紀不大,卻已在文秘崗位上“身經百戰”。在機構改革中,因崗位需要,他來到了財產和行為稅科工作。
面對11個原地稅稅種的管理與服務工作,剛剛轉變角色的陳宸,一切都得從“零”開始。一到新崗位,他就四處搜羅著相關業務教學書籍、視頻和政策文件,白天抽空看,晚上加班學,不到一個月,他的筆記本已經密密麻麻,為他盡快完成角色轉變奠定了基礎。
陳宸的妻子趙一妮,也在此次改革中從政務部門調整到了業務部門工作。小兩口相互勉勵,一同購買了稅務師考試書籍,互相監督學習進度,共同研究疑難問題。“業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好的,我們科里高手云集,科長高劍有‘三師一證’,他就是我的好榜樣。我要努力學、認真做,爭取早日成為一名業務能手。”陳宸說。
新挑戰帶來新氣象,改革路上學習忙。陜西省稅務系統正持續創新一系列學習培訓機制,讓稅務干部全面“長技能”,為機構改革這場“大考”交上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