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民俗文化概覽
吹糖人
民間 “吹糖人”的藝人,他們將飴糖加熱到適溫時,揪下一團,揉成圓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壓一個深坑,收緊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細度時,猛地折斷糖棒,此時,糖棒猶如細管,立即用嘴吹氣造型。 整個操作過程必須經過苦練,手法要準確、造型要簡潔生動。吹糖人的關鍵技術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制糖人先將一小塊飴糖放在手心壓扁,然后握起拳頭,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從手心穿過,把糖塊堆成管狀,在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后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幫子,不一會兒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圓球狀,再用靈巧多變的手法,捏出造型各異的花鳥魚蟲、人物百態等,有的還圖上花花綠綠的顏色。
剪紙
在中華民族的搖籃里,孕育發展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剪紙俗稱窗花,是民族文化的內容之一。剪紙作為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形式,為中華各民族人民所喜愛,其中陜北剪紙猶為引人注目。陜北剪紙包含秦、漢之風,風格既纖細秀美,又粗獷大方,粗中見巧工,土中觀美感,曾連續數年分別在西安、北京等地展出,獲得好評。
鳳翔木版年畫
據史料所考,迄今已有476年歷史。按從事其業的一個家族一幅祖宗檔案記載,明正德二年(1507)肖里村邰氏家族已有八戶從事年畫副業生產;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邰氏已開辦早期年畫“畫局”,以后一直延續六代人190多年。鳳翔木版年畫從小到大,由粗到精,經過了多次起落、興衰,成為中國西北地區首屈一指的民間年畫勝地。邰氏《世興畫局》在近兩個世紀的進程中,立足鳳翔,面向全國,打向國外,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鳳翔泥塑
陜西鳳翔縣六營的彩繪泥塑,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彩繪泥塑有戲劇人物、神話人物、飛禽走獸一百多個品種。這些泥塑,色彩絢麗明快,造型夸張、簡練、質樸大方,妙趣橫生。最受人歡迎的是臥牛、立虎、掛虎、胖娃娃等。這些彩繪泥塑,多被西北各省農村視為逢年過節的佳品,或是給孩子做滿月的紀念品、家庭日常擺設的裝飾品、饋贈親友的禮品。近幾年,鳳翔彩繪泥塑已被陜西省列為旅游紀念品,對外大量供應。
安塞腰鼓
腰鼓為民間舞蹈中常見的活動,古往今來一直不絕于世。至今,陜西民問,特別是陜北一帶,青少年男女一有空暇,他們腰間斜跨帶子,系上腰鼓,兩手各執小木棍,于前后左右擊打,并有鑼、釵相敲配合,“嘣一嚓嚓”之聲清脆響亮,格外入耳悅目。陜西各地學校、團體,每遇節日,青少年組織演出腰鼓,是最引觀眾賞目的,而陜北安塞腰鼓,則是獨樹一幟的佼佼者。
洛川蹩鼓
陜北洛川民間舞蹈中的蹩鼓,別具一格。相傳,由秦、漢時軍士操練發展而來的。這種邊蹦邊跳邊打鼓的活動,已扎根民間,代代相傳。表演時,鼓手頭戴武士巾,上扎英雄花,身穿戰服,背插靠旗,腿系云紋戰裙,扎綁腿帶,腳蹬戰靴,胸前橫掛二尺面寬的圓鼓,邊蹦邊擊,激烈猛狠,隊伍變化多端,時分時合,整齊有序。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慶?;顒釉谖靼才e行開幕式,洛川蹩鼓的精彩表演,受到中外觀眾的熱烈歡迎。
牛拉鼓
陜西咸陽市的“牛拉鼓”,為民間鼓舞中的獨特項目。“牛拉鼓”表演時,兩只牛身披紅彩,各拉一車,上置大鼓,鼓手背向前方,面向后面數百名鑼鼓手,邊敲邊作指揮鼓,落音鏗鏘,回音相配的鑼鼓聲響徹云空,鼓手個個身著彩裝,頭戴白巾,腰系彩帶,前后呼應,配合默契。每逢大型慶典或節日,“牛拉鼓”為必演的節目,使觀眾一飽眼福。
蛟龍轉鼓
“蛟龍轉鼓”是陜西民間民俗活動的獨特項目。它流行于乾縣王村鄉一帶,以其粗獷豪放、完整優美的色彩和表演,成為享名省內外的民間打擊樂藝術活動。據傳,明代大王村一個叫梁梅的宦官,神宗萬歷二十一年(1593)告老還鄉,曾組織過多種娛樂活動,其中“蛟龍轉鼓”就是他親自教習的。數百年來,這個傳統節目,扎根于民間,完善于民間,歷久不衰。每年到正月十三日,大王村各鑼鼓隊,從各條街道邊打邊行,最后匯集于村東“三義廟”前,對陣擂打,熱鬧非凡。
跑鼓
流行于陜西麟游縣的“跑鼓”,是漢族傳統的鼓舞之一。表演時,場內架大鼓兩面,兩個鼓手身著武士衣褲,頭戴包巾或武士帽,邊舞邊到鼓前打鼓,打鼓的鼓點,要和鑼、鐃、釵配合默契,渾然一體。鼓手擊鼓時,由慢到快,由緩到緊,都按一定的節拍進行;到激烈處,不但鐃釵拍打變化多端,鑼聲插空相配,而且出現號子喊聲,一陣接連一陣,聲聲互相呼應,氣氛濃烈而不亂調。
秦腔
秦腔也稱"亂彈",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點,角色可分為: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老生、須生、小生、大凈、毛凈,丑角等十幾種。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經秦,漢,隋,唐,宋,元,明歷代發展日趨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對許多劇種都有很大的影響。其特點是:慷慨激昂,寬音大桑.主要流行于西北各地,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其唱腔、道白、板路、臉譜、身段、角色門類自成體系。秦腔所保留的劇目達700多個,為各劇種之首。
陜北說書
陜北說書,據民問口碑傳說,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榆林一帶就有活動。當時把“琵琶”叫“蝎子”(樂器像一個大蝎子),二片木板叫“楞子”,不少藝人或盲藝人靠彈琵琶、敲板說書謀生,唱腔多以“雙音調”連帶敲竹板唱“蓮花落”;后來,在晉北、陜北一帶漸漸形成雙音、單音、落子調、慢板、竹板等調子。陜北說書各地有“九脛十八調”之多,琵琶在延安、甘泉、延長、吳旗一帶流行;三弦在綏德、神木、府谷、內蒙、黃河畔、甘肅省一些鄰縣流行,說書是單音調;佳縣、吳堡是東路調;定邊、志丹、靖邊是西涼調、梅花調。雙音調有慢板、武調、快板三種調子,長短書均用。
陜西皮影戲
皮影戲又名“燈影子”,是我國民間一種古老而奇特的戲曲藝術,在關中地區很為流行。皮影戲演出簡便,表演領域廣闊,演技細膩,活躍于廣大農村,深受農民的歡迎。皮影的制作十分精細,影子的材料選料講究,用上好的驢皮或 牛皮在水中泡軟后,經過泡制,使其光滑透明,然后精心雕刻,涂上 艷麗的色彩。人物、動物等均刻成側影,干透后刷上桐油。四肢、頭 部可動,用細長很支掉牽制表演。演出時,用一塊白紗布作屏幕(屏 幕大小根據場地而定,基本像小電影的銀幕),操作皮影者站在屏 幕下,把皮影貼到屏幕上,燈光從背后打出,觀眾坐在相對燈光方 向觀看。皮影戲以秦腔為主,演唱者和操縱者配合默契。表演技術 嫻熟的,關中人稱其為“把式”,一手拿兩個甚至三個皮影,廝殺、對 打,套路不亂,令人眼花綠亂。
正月十五鬧元宵
鬧元宵,也稱過小年,過十五。從正月初五(也有從初六)起,舅舅給外甥、干父給干兒、奶媽給奶兒開始送燈,一般一個孩子多送一對燈,每個燈十根蠟燭,每增加一個孩子多送一只燈,外帶一捆麻花、一包糕點。連送十二年。父母也給出嫁的女兒第一年送一對大紅碌碡燈(宮燈)或玻璃燈和一對花燈,叫追燈,有了外孫加送小燈籠。孩子接到燈后每晚打(挑)燈,成群結隊玩耍嬉鬧直到十五。十五晚家家門前彩燈高掛,屋里院內旮旯拐角燃燭照明,意為鬼邪無處躲藏。新婚媳婦于十四晚回嫁家“躲燈”、十六返回。十五晚上吃元宵、十六晚上稱過“把把年”(意為過年之尾),孩子們可以繼續打燈玩耍、嬉鬧,燈籠繼續懸掛,到十七就全部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