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视频久久久-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97视频制服无码-97丨九色丨国产人妻熟女-97无码欧美熟妇人妻蜜-97无码欧美熟妇人妻蜜桃天美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人口結構年輕化 讓西安更有活力創新力

時間:2018-12-18 來源:西安 點擊次數:7397

  西安通過“三大革命”“三大新政”,塑造了全新的城市形象。大西安機遇疊加、活力迸現、前景可期,吸引了眾多海內外人才前來落戶,尋找創新創業的大好機遇和廣闊空間。

  戶籍新政實施以來,落戶的“新西安人”已突破了百萬。西安市公安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為37.39歲,比戶籍新政實施前年輕了1歲多。對西安來說,人口結構年輕化讓城市更有活力,更具創新力。

  戶籍新政實施以來

  “新西安人”突破百萬

  12月11日,從西安市公安局傳來好消息,自西安去年推出戶籍新政以來,截至目前,新落戶人數已超過100萬人,其中2018年度新落戶人數超75萬人。

  2017年3月1日,被稱為西安“史上最寬松”的戶籍準入新政策正式落地實施,到2018年4月26日,西安6次升級調整戶籍政策,大幅簡化落戶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等,增強西安“西引力”。

  12月11日,2018年第75萬暨戶籍新政實施破百萬“新西安人”落戶未央歡迎儀式舉行,現場的“新西安人”也說出了自己的感想。

  身為高級工程師的連運杰說,身處建筑行業,他親身參與了西安的建設,見證了西安的蓬勃發展,感謝這座充滿機遇的千年古城。西安不僅成就了他個人,西安的快速發展也引領著他們企業轉型升級,不斷壯大。

  從事基礎教育的王卓說,鑒于西安整體發展和個人發展晉升空間都很大,畢業后他毫不猶豫地選擇留在西安。今后會抓住西安的好政策好機遇,利用西安優越的大學區教育資源和科研環境,不斷提升自己、挑戰自己,為打造現代化國際化西安貢獻力量。

  2018年1月1日至12月11日12時,全市市外遷入共751356人。其中博士以上1219人,碩士研究生25745人,本科229208人,人才引進30655人。

  人口平均年齡年輕了1歲多

  人口老齡化程度降低了1%

  西安市公安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西安戶籍人口平均年齡為38.07歲,流動人口平均年齡35.14歲,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為37.39歲。

  市公安局治安局戶政處副處長梅慶銘說,經過對這一數據分析發現,0歲至17歲的戶籍人口為1854007人;18歲至34歲的戶籍人口為2720007人;35歲至59歲的戶籍人口為3541122人;60歲以上的戶籍人口為1766408人。同時,對流動人口的年齡分布情況統計發現,0歲至17歲為23018人;18歲至34歲為1701305人;35歲至59歲為1100456人;60歲以上為139502人。

  梅慶銘說,與戶籍新政前相比,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年輕了1歲多;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降低了1%。截至12月11日,本科以上學歷落戶的人口和人才引進落戶的人口占落戶總人口的近40%,這一數據說明,隨著戶籍新政的不斷推進,西安戶籍人口數量在不斷上升,人才的結構正在不斷優化。

  攜程網創始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在《人口創新力:大國崛起的機會與陷阱》中明確表示,對一個國家而言,假定制度與技術條件等不變,人口的規模和結構將成為決定經濟創新的關鍵因素。未來的國家競爭,將主要在激烈競爭的創新領域展開。相比而言,人口大國更易獲得規模龐大的市場和人才儲備,從而在創新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同時,人口具有規模效應,即人口越多市場越大,創新力越強,主要體現在制造業、服務業和創新產業上。其次是聚集效應,人口分布越集中,人際交流就越密切、相互學習越方便,因此,城市越大,創新力越強。再次是年齡結構效應,人口日趨年輕化將導致勞動力充足、經濟活力上升,從而激發城市創新的創新力。

  西安“放大招”

  釋放對人才強勁吸引力

  作為曾經“萬國來朝”、第一個人口過百萬的國際化大都市,盛唐長安外籍人口超過10萬。在經過漫長歷史沉寂后,西安這個有著千余年建都史的省會城市,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重新認識自身定位,突破“城墻思維”,深挖整合獨有資源,向著“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重新整裝出發,以改革鼎新之舉吸引世人目光,重回世界舞臺。

  從“三大革命”的推行,再到戶籍、人才、創新創業“三大新政”的實施,西安從事關百姓幸福指數的“小事”著手,掀起了一場城市發展方式的大變革,一個務實、包容、宜居的新西安正加速展現在人們眼前。

  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若鵬說:“西安有非常好的人才儲備,還有非常好的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沉淀。西安只有將這些先進的技術以及非常好的人才,轉化成社會發展的動力和生產力,才能快速地、大幅度地、高質量地促進社會的發展。我們看到,西安市委、市政府與各行各業一道擼起袖子拼命干,就是想解決阻礙西安發展的問題。只有把人才、科技、產業等方面的資源進行整合,才能促進西安生產力以及社會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現在的西安剛好處在這個非常關鍵的時間點。”

  作為一名企業家,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不僅對西安相當了解,還對西安近年來營商環境的變化非常贊賞。他說:“近年來西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店小二’這個詞,已走入西安每一個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心中,成為西安耀眼的‘標簽’,這種‘店小二’精神,令我們企業非常感動。”

  在他看來,“西安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城市,尤其是西安擁有眾多高校,科研實力雄厚。高校為西安培養了大量人才,而科研院所為西安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創新科技,東軟會把西安看成重要的戰略發展基地”。

  奔跑的大西安

  名副其實的“機遇之城”

  變革和創新中的大西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飛速向前。

  當前,西安正處在歷史上機遇最多的黃金發展時期,圍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的宏偉藍圖,拉大城市骨架,做大城市體量。

  大西安的格局和體量正在成形,世界五百強、中國五百強等企業紛紛組團來西安尋覓商機,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招商項目紛紛落戶,千年古城綻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

  2018年的大西安,吸引力、競爭力、發展潛力不斷攀升。截至12月13日,西安市2018年新登記市場主體已經突破了50萬戶。這個50萬戶的數據,比2017年全年新登記數量同比增加76.95%,占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的59.57%。西安市市場主體存量增速和增量增速在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雙雙高居榜首,市場主體活躍度排名第一。

  今年3月《機遇之城2018》報告發布西安沖入前十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報告顯示,除單獨分列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座城市之外,西安在其他26座城市中居第6位。

  據了解,以大項目引進為例,去年以來,西安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阿里巴巴、騰訊、吉利等一大批知名企業的重大項目簽約落戶,讓這座城市的發展有了更為堅實的支撐。不僅如此,西安還被評為“最受國際關注中國投資城市”。在招才引智方面,西安不斷推進戶籍新政、人才新政、創新創業新政優化升級,眾多人才落戶發展,不僅提升了城市發展活力,更增強了持續發展的后勁。

  市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西安市實現GDP5884.31億元,同比增長8.2%;全市進出口總值2433.86億元,增長32.4%。根據2018年第三季度最新排行,西安GDP再次躋身全國20強,與上一次入圍相隔38年!前三季度西安GDP增速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二位,較上年同期提高了六個位次。一個又一個亮眼的經濟數據,印證了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增長動能持續增強,不斷追趕超越、高速發展的大西安。

  今年3月下旬發布的《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2017—2021)》提出大西安的發展目標:到2021年,西安城市競爭力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排位顯著提升,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科創中心、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日益增強,“大西安”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城市集聚力、輻射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初具規模,國際化大都市初步建成。 記者 王濤

  訪談>>>

  人口年輕化將促進西安 良性循環加速發展

  ——訪市政協副主席王國根

  “西安戶籍新政實施以來,人口年輕化是非常好的現象。”西安市政協副主席王國根認為,“人口年輕化讓城市更具創新發展的活力和內生動力,這對大西安實現追趕超越奮斗目標十分有利。”

  “人才大戰”背后是城市競爭力角逐

  “早在2017年3月1日,西安市就在全國率先開始實施戶籍新政。隨著西安戶籍新政如火如荼地展開,杭州、成都等城市也相繼出臺或進一步放寬了吸引人才落戶的政策。”王國根說,“這場在多個城市展開的‘人才爭奪戰’,實際上是城市間競爭力的角逐。自開展戶籍新政以來,已有百萬人口落戶成為‘新西安人’,這表明,‘三大革命’成效顯著,以青年創業大軍為代表的‘新西安人’認同西安,看好十三朝古都的未來。”在王國根看來,人口規模和結構對城市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決定經濟的創新,影響城市的未來。他說,“城市發展離不開各層面的人力資源支撐。人才、戶籍新政給西安帶來了高精尖人才、創業大軍和豐富的人力資源儲備,帶來了新思維、信息系、新動能,帶來了人口的規模效應、聚集效應和年齡結構效應,使得西安的城市創新力和競爭力快速提升。這將進一步增強西安對人才、資金、項目的吸引力,促進城市良性循環、加速發展。”他認為,“與南京、武漢、重慶、成都等城市相比,前些年由于西安人口增長緩慢,勞動力成本方面事實上并沒有想象中的明顯優勢,幾乎沒有享受到人口增長帶來的發展紅利。因此,這次西安在全國率先推行戶籍新政吸引人才,是醒得早,也起得早,非常必要。”

  創新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動力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過去的人口紅利型經濟發展模式正在快速消失,產業升級、人才升級、城市升級正在各地上演。“未來城市之間的競爭,主要是創新力的競爭。”王國根說,“對于西安來說也一樣,大西安建設需要源源不斷的創新力,而這恰恰需要在人才與人口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撐。”王國根認為,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指一個城市領先于其他城市的關鍵能力或其在某一方面的持續獨特優勢。改革開放40年來,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除了享受到人口增長的紅利外,最關鍵的還是城市的創新力。這些城市的飛速發展,給西安等城市發展提供了實踐的范本和有益的啟示。

  “對于‘新一線城市’來說,哪個城市的創新力強,那就把握住了發展的先機。”他說,“前些年,西安發展相對滯后,如今,沉睡多年的西安已蘇醒,相信隨著西安創新力的不斷增強,這座城市肯定會以奔跑的姿態飛速發展。”

  人口年齡越年輕城市越有競爭力

  “在經濟學的意義上,年輕人流入最多的城市,也應該是經濟活力最足、資本流入最活躍、消費力最旺盛、創新活力最充分、發展最有前景的城市。”王國根說,“以目前創新最為活躍、也對現實經濟社會影響*互聯網技術創新和互聯網商業創新為例,哪個城市年輕人群體數量最大、區域面積內年輕人群體聚集密度最高,那么,這個城市也一定是互聯網商業公司最青睞的城市。”

  西安實施戶籍新政以來,不僅迎來了百萬人口落戶西安,還有一個令人欣喜的現象,就是與戶籍新政之前相比,西安的人均年齡越來越年輕。這說明,戶籍新政不僅僅是人口數量的變化,更帶來了人口結構的優化。年輕人、海歸的大量聚集,在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中不斷產生創新的火花。一個個創新火花的匯聚,將為城市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力。西安推行“三大革命”、實施“三大新政”掀起了一場城市發展方式的大變革,西安正在孕育一種嶄新的城市精神和生活方式。隨著國際化大都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們相信,大西安明天會更好! 記者 王濤

  解讀>>>

  戶籍新政 全面‘二孩’ 營商環境提升

  這些因素推動西安人口結構年輕化

  本報訊 (記者 梁璠) 戶籍新政帶動、營商環境提升、人才紛紛落戶……日前相關數據分析顯示,多種因素使得我市人口平均年齡趨于年輕化,人口老齡化趨勢得到緩解。

  西安市統計局副局長秦來生介紹,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齡為31.67歲;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增至35.61歲。10年增加了3.94歲,平均每年增加0.39歲。如果不考慮“二孩”政策和戶籍新政等因素,依據相關數據初步推算,2018年我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齡約為38.8歲,人口平均年齡應該是逐年增長趨勢。

  但是,根據西安市公安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為37.39歲,說明我市人口有年輕化趨勢。經過市統計局相關分析,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影響。

  首先,戶籍新政是帶動我市人口年輕化的主要因素。自去年我市實施戶籍新政以來,0—17歲新遷入人口占總遷入人口16%左右,18—35歲新遷入人口占55%左右,即35歲以下人口占比超過七成,是帶動我市人口年輕化的主要因素。

  其次,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市人口出生率逐年上升,新出生人口逐年增加。2016—2018年人口出生率分別達到11.54‰、12.62‰和近13‰,三年新出生人口分別為10.12萬人、12.03萬人和約13萬人。

  再者,近兩年我市推行“三大革命”,營商環境得到不斷改善和提升,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加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吸引外來務工人員持續增長。依據2018年人口變動調查,流入人口(青壯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較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

  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