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組織開展了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擴圍競爭性評審工作,經過答辯評審、激烈競爭,咸陽成功入選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
今年以來,咸陽按照省、市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策部署,把煤炭削減和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當作“鐵腕治霾”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上下聯動、精準施策,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為了徹底改變以煤為主的冬季采暖方式,改善大氣質量,打贏藍天保衛戰,咸陽自加壓力,搶抓政策機遇,積極申報并成功入選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將連續三年每年獲得中央財政獎補資金3億元。
咸陽市及時印發《咸陽市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咸政發〔2018〕26號),總體目標是通過三年(2018年—2021年)試點工作,徹底扭轉我市冬季以煤為主的采暖方式,大幅降低PM2.5濃度,打贏藍天保衛戰,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提高城鄉居民幸福感。
在熱源清潔化改造方面,咸陽完成清潔取暖改造74.5萬戶、9610萬平方米。其中主城區改造14.22萬戶、1834萬平方米;城鄉接合部、所轄縣及農村地區改造60.28萬戶、7776萬平方米。到2021年,主城區全部實現清潔取暖,城鄉接合部、縣城清潔取暖率達到81%,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8%,平原地區全部完成取暖散煤替代,有效保障居民溫暖過冬。
在建筑能效提升方面,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1254萬平方米,其中市主城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42萬平方米,縣城既有建筑節能改造86萬平方米,農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776萬平方米,供熱計量改造350萬平方米。城區具備改造價值的既有建筑全部完成節能改造,城鄉接合部及所轄縣完成81%;城鎮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水平較現行國家標準水平再提高30%,新建公共建筑嚴格執行節能65%標準,農村建筑按照《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T50824)、《綠色農房建設導則》(試行)等進行建設和改造。
在空氣環境質量改善方面,市區優良天數達到270天以上,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不高于53微克/立方米(各縣市區年度指標詳見《咸陽市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明顯減少,PM10濃度明顯下降。氮氧化物污染和加重趨勢得到遏制,確保散煤不復燒。三年示范期后,取暖不再成為影響區域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
在配套能力方面,制定完善政策辦法、技術標準、監督考核體系、宣傳教育方案等。在組織管理、資金投入、建設運營方面探索形成“用得上、用得起、用得久”的清潔取暖長效機制,保障清潔取暖試點工作順利完成。陽光網-陽光報(記者 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