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09 10:19:12 瀏覽次數:3736次
千戶集團:根據納稅額確定的管理對象
千戶集團名單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定期發布,實行動態管理。
根據《千戶集團名冊管理辦法》,千戶集團是指年度繳納稅額達到稅務總局管理服務標準的企業集團,包括全部中央企業、中央金融企業以及達到上述標準的單一法人企業等。其中,年度繳納稅額為集團總部及其境內外全部成員企業境內年度納稅額合計,不包括關稅、船舶噸稅以及企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不扣減出口退稅和財政部門辦理的減免稅。
為加強重點大企業集團風險管理和納稅服務工作,2015年,國家稅務總局按集團年納稅額3億元以上的標準,確定了1062戶重點大企業集團,簡稱“千戶集團”。2018年,根據稅務總局統一部署,“千戶集團”企業標準由集團年納稅3億元以上調整為年納稅1億元以上,擴圍后,2018年當年全國共有2050家企業入圍“千戶集團”企業名單。從確定方式上看,“納稅額大”始終是核心指標。
改革定位與管理對象同步調整
2015是千戶集團稅收工作的籌備期,2016年則進入發力期。這一年,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緊緊依托千戶集團這個關鍵少數,全面落實《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初步解決了當前大企業稅收管理中信息不對稱、能力不對等、服務不到位和管理不適應等問題,在管理和服務上實現了重大突破,大企業稅收管理服務對象,也從“定點聯系企業+列名管理企業”調整為千戶集團。
管理對象調整后,稅務總局對大企業稅收改革的定位也發生了改變。正如時任國家稅務總局總經濟師任榮發在2016年全國稅務系統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會議上強調的那樣,各級稅務機關一定要認清形勢,牢牢抓住大企業稅收管理改革的歷史性機遇,將大企業稅收管理改革置于國家稅收治理的高度統籌考慮,整體推進。在具體工作中,要緊緊抓住千戶集團這一關鍵少數,全速推進大企業稅收管理改革——注意,這次的提法變了,大企業稅收管理改革被置于國家稅收治理的高度——這與此前一直強調的“稅收征管模式升級”有著明顯差別。
2015年底,稅務總局迅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改革方案》,及時完成了大企業稅收管理司的職責定位和職能調整,并以北京市國稅局第五分局為平臺,確立了千戶集團稅收分析的基本格局。廣東、江蘇和陜西等9省市17家試點單位按照稅務總局要求,結合各地實際,細化方案,狠抓落實,基本上實現了《改革方案》提出的稅收風險分析事項上收、數據共享、合作應對和服務深化服務深化的目標。
工作重點集中到風險分析
按照稅務總局部署,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選取了1062戶企業集團實施風險分析,通過“數據采集——風險分析——推送應對——反饋考核”四個環節實施閉環管理。截至2016年11月底,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已完成了千戶集團95%的數據采集,千戶集團名冊管理制度與分行業族譜描繪基本完成,并與財政部、國資委等第三方初步建立了數據共享機制,形成了風險分析和經濟分析的基本數據來源。
在此基礎上,風險分析技術指標體系和風險分析平臺如期建成,其中指標體系1.0和2.0上線試運轉,首次實現了稅務總局層面風險分析的計算機自動掃描,模型校驗工作基本完成。同時,各級風險辦扎口管理,大企業管理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的銜接日益趨好,2016全年共推送6批千戶集團稅收風險任務,風險應對質效持續提升。各地共完成風險應對任務1465個,核實應補稅款201.9億元,入庫稅款及滯納金190.4億元。
2016年,大企業管理部門以北京市國稅局第五分局為平臺,統籌總局和省局兩級力量,全年共對547戶集團所屬1354戶成員企業開展分析,撰寫分析報告1356份,涉及稅種11個、風險點2880個,預估稅款660多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山東省地稅局與浪潮公司戰略合作,利用其爬蟲軟件,采集了山東182家上市公司的7549條股票減持信息,通過分析,發現78戶納稅人存在重大涉稅風險,核實稅款15.7億元。
2016年,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還在稅務總局層面,完成了大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測試指標體系建設,同時在江蘇、貴州和河南等省級稅務機關的支持下,編寫大企業內部風險控制框架,并于2016年5月提交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稅收征管論壇,贏得了與會代表的點贊。
稅收經濟分析初顯成效
按照稅務總局局長王軍“打造稅務部門話語體系”的要求,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在初步完成稅源監控平臺建設的基礎上,實現了對千戶集團總體經濟走勢的監控。除此之外,大企業管理部門開展了東北老工業基地、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中國500強和世界500強比較分析等,完成了五大銀行營改增、八大建筑企業營改增、外資企業投資走勢和房地產政策調控對行業影響等分析報告。其中的多篇報告受到王軍局長表揚,并呈送中辦和國辦。同時,大企業稅收管理司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發改委和中國企業家聯合會等有關部門通力合作,不斷提升了經濟分析水平。
從2016年全國稅務系統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會議透露的信息和我此后掌握的情況看,大企業稅收改革的方向已經有明顯的調整,即從全面推進改革到重點突出風險分析和經濟分析,給大企業的普遍感受,是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從“前臺”轉移到了“后臺”,風險分析的分量更重了,在各地呈現出不同發展態勢,有些地方比以往更加重視,有些地方則持續弱化,服務產品較少。特別是關于大企業稅收管理司能否直接向大企業提供納稅服務,怎么提供納稅服務,也產生了新一輪的探討。不過,基層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對大企業的納稅服務一直沒有“斷線”。